核心提示:慢慢的,他掌握了一个农电工应掌握的所有技能。“艺高人胆大”。从此他像一个肩负使命的战士,哪里有电力抢修,哪里就有他的身影。
中国能源信息网讯:“他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的农家子弟,不凭关系能当上农电工,那才怪呢!”听着个别人的冷嘲热讽,不到三十岁的章祝明却显得异常平静,微微一笑,露出两排洁白整齐的牙齿。
作为太湖县新仓镇余桥村的一名基层农电工,章祝明上有老下有小,母亲早年去逝,年迈的父亲至今都是卧病在床,爱人带着年幼的女儿,有时忙得连饭都顾不上烧,但年轻气盛的他异常争气好强,偏要在艰苦的农电工岗位上干出成绩,证明自己当上农电工靠的是真本身和实干的奉献精神。
自从2005年经过考核成为一名农电工,又参加了市、县供电公司的业务技能培训班以后,他就像入了魔——无论酷暑寒冬,白天在电线杆上爬上爬下受累不说,一到夜晚他就一头钻进书本里,一会儿冥思苦想,一会儿到处打电话请教问题,闲暇之余,就拿起老虎钳练习怎样接线、剥线又快又好……,在平日工作里勤学好问,有时为了一个问题会骑几十里路亲自登门向老师傅请教。他非常珍惜县供电公司一年一度的农电工培训学习,当作为自己再“充电”的机会。课堂上他如饥似渴的汲取着农电安全知识、基本电器知识以及节约用电等各方面的业务知识,在实践中克服操作上的薄弱环节,他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自学了所有中级工教材,那一阵子,原本就瘦的他就更像“猴精”一样。